第80章 纠结(2 / 2)

加入书签

吴昌硕一生浸**画书法,几十年如一日的临帖写字,没个几十年的功夫,想模仿他的书法都不容易。

而且在1919年的时候,吴昌硕不管是书画还是书法,都已经至臻化境。运笔娴熟,折转自然,气吞古今之势,那是必然的。

这样的富贵牡丹图,周夏估摸着,那时候吴昌硕本人年岁已高,怕是没那精力亲自作画,这样的富贵牡丹图,明显是为应酬的作品,就该交给门人弟子去画才对。

而且上面的题款,周夏这时候再仔细观摩,感觉用笔显得有些生硬,笔滞气塞,并没有吴氏的神韵。用笔有意表现为持重,导致用墨过多,过犹不及,就显得很“滞”,这其中的度,也是仿作者最不好把握的。

至于印章上面,周夏倒是挑不出毛病来。这也很好解释,极有可能是吴家管家收了钱,私自印上去的。何况吴昌硕当时,别人拿仿作的作品来给他鉴定,他也给上面题款。

反正,周夏最后的鉴定结果就是。

这幅画还是不沾的好,即便真是经过吴昌硕认可的,也只能算是次品。花大价钱买下来砸在自己手里肯定不合适,还不如敬而远之的好。

得出这样的结论后,周夏感觉他自己已经出了一身的汗。

有了考古鉴定系统,他做起鉴定来尚且如此艰难。

那些搞了一辈子收藏,花光了家产,最后连一件真品都没有的,大家也就可以理解。

周夏有些如释重负的感觉,他这时候也发现,他太把鉴定出真伪得失看在眼里,照理说,他现在应该和苏晓茹一样,纯粹抱着学习的态度才是。看她一直都是乐呵呵的,能多学点东西,就觉得有收获。

这时候,她在看的是另外一幅陆俨少的作品。

陆俨少是中国当代画坛不可多得的山水画艺术大师,功底深厚,才识渊博,创造力非凡,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登上了山水画艺术的又一峰巅。他的山水画创作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与李可染一起被誉为“北李南陆”。

陆俨少的作品,在拍卖会上也广受欢迎,最高成交价虽像李可染的作品一样过亿,但最高也有六千多万,作品的均价也相当不低。在东海市场上,尤其受到大家的欢迎和热捧。

当然,有这样广阔的市场,其赝品自然不会少,私下地交易有多少根本无法统计,光在拍卖会上,就有一万六千多件署名为陆俨少的作品参与拍卖。这其中有多少水分,明眼人一看便知。

但每个人有心底都有这样的错觉,觉得自己眼力不错,管他外面赝品再多,只要自己拍到的,收藏的是真品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