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大家领略了禹王殿下的庭院之后,开始陆续有朝臣上书,提议朝廷可以广泛征集使用轨道的方法,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把轨道运用于各种行当。
虽然上书的人不少,其中还有太子府的主簿谭唯贤,谭唯贤的尚书明显优于其他官员,可是却被一天之后工部侍郎董博林给比了下去。
董博林作为瑾融的暗中班底,很早就接到轨道运输方案。有着这么完善的方案,他只要把其中可以早期提出部分构想提炼出来即可,更何况这也算是他的专长,做起来驾轻就熟。
于是,工部侍郎董博林关于轨道运输的折子,以其新颖全面的设想,占据了绝对优势,引起了皇帝陛下和几个相辅的关注。
董博林的提议一经陈述,皇上就被董博林描绘的前景勾的动了心思,把这个折子放在阁部,让三位相辅召集人手合议。
董博林在朝堂上描述的轨道运行,只是洋洋洒洒万言的简练部分。具体那些详细条例自然不能拿在朝堂花一、两个时辰上细说。所以,当三位相辅真正拿着这个折子,详细参研、和相关人士商议的时候,被这个折子所勾画的场面实实的惊吓了一瞬。
如果照着工部侍郎这个折子上说的形式构建轨道,并能够成功运行,那么整个大夏朝的行路方式,将会有翻天覆地的巨变。
就比方说京城,若是在环绕京城主要干道修建一来一往两条马车轨道,并加以规范,那么将会大大缓解京城的交通,给经常陷于混乱的车辆运行起到缓解和疏导作用。
虽然参与议事的人已经是朝廷重臣,但是遇到这么浩大的工程,自然不能自己做主。
官员们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在第二天上朝时,由韩相出面,对皇帝陛下解说董侍郎这个折子所涉及到的轨道交通,以及照着这个折子做下去,这个工程场面之大、耗资之巨。
韩相是个能臣,在说明轨道工程巨大的同时,也阐述清楚,若是轨道运输使用起来,朝廷重要物资的运输就便捷很多,能节省数不清的兵役和粮草。而且运输速度将大大加快,虽然起便利程度比不上漕运,但胜在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区域,覆盖面很大很广。
喜欢妇贵请大家收藏:(www.)妇贵大地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