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我的老婆是武圣 > 第六十三章 这水能烧

石油最出名的出处是宋代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但更早时期,早在汉朝就有相关记述,只是并不是石油这个名字而已.。

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此书在延寿县(指当时的酒泉郡延寿县,即今甘肃省玉门一带)下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石漆”,当时即指石油。

当时有「石漆」、「石脂水」、「石脑油」等异称,而「石油」之名则是由沈括首先提出,并沿用至今。

张扬曾无聊时在一本小书上看过一则故事,说的是古时候一条河流在烈日下突然自燃了,火势冲天,当地人以为是有恶鬼作乱,吓得请来一帮大神镇压。其实那条河自燃,就是因为有浅层是有外溢,达到着火点而已,并没有鬼也没有怪。

如今张扬看到这个士兵口吐火龙,在看到燃烧暴烈的水碗,立马联想到那个小故事,知道炎河下面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而且是埋藏很浅的那种(当然,河水中的石油浓度真要喷燃不容易,但为了情节需要,就让它烧吧。)

炎河贯穿大龙沟,汇入洛水,那他就可以用这河中自己冒出来的石油,把他的大龙沟化为一片火海。至少现在可以这样构思一下,细节不妥之处可以慢慢推敲完善。

火烧大龙沟,张扬烧定了!

夏侯惇等人看到张扬这样激动,自然知道张扬突发奇想又想到了好主意,夏侯惇忍不住忙问道:“如一,你想到了什么?”

张扬没有回答他,而是自顾大步跨出去,向着炎河边大步走去:“去看看能烧成什么样子!”

张扬头也不回,廖化周仓几人对视一眼,也都没有犹豫大步跟了上去。

此时的炎河经过这么多日的消融,厚厚的浮冰已经融化的只剩下表层了,不过入了夜河水依旧冰冷一片。

张扬伏在河岸,把手插入河中,然后大声叫道:“火把!”

然后自有几个士兵飞快地从篝火堆旁取来火把,帮张扬照明。

张扬用手拍碎河面的薄冰,把火把贴近水面,眯着眼凝视,却是发现河水上瞟着一层粘稠的油沫。不用说,也该知道是这是河底岩缝中透出的石油的。

“拿碗来!”张扬又叫道。然后士兵飞快地将一个粗瓷大碗交到他手中,张扬顺势从河中舀起一碗水,然后蹲在那儿就着火光,细细地观察。

大碗中细小的油珠子在碗中上下浮动,密度显然大小不一。虽然一般的油都比水轻,是浮在水面上的,但结构复杂的原油中也有分子构成复杂含苯环和烃较多的,也是能沉在水底的。

张扬看着碗中起起伏伏的杂质和水面迅速集结的油膜,才知道这些日子可是吃了不少石油进肚子。

但那时候水质还是很清冽的,虽然也有少许油迹,但张扬以为是水锈和石头绣,根本没往石油上想。

也许是气温节节攀升,地热升高,让河床下的不活跃的石油咕咕地从罅隙中涌了出来吧。而这几天他们都偏离了炎河,在险山恶水中潜伏活跃,今日才又回到炎河之浜,却不想,短短几日原本清冽见底的河水已经积累了这样多的原油,还险些造成火灾烧死了他的兵。

张扬盯着海碗死死看了半刻钟,周仓等人也都陪着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刻钟。突然张扬起身,将火把跟碗中的水面接触,只见水面粘稠的油膜遇到明火,就如灯油一样滋滋地烧了起来,而且越烧越旺,冒着黑烟发出黄蓝相间的火苗,随着微风火头有种冉冉抬头的趋势。

“都站远一些,一会儿怕是要炸开。”张扬的眼光在燃烧的海碗的映照下显得一场闪亮,他看着火苗沿着碗壁开始向外边蔓延舔舐,海碗的粗瓷碗壁也开始一起“吱吱”地燃烧,就知道跟刚才一样的爆裂不远了。

众人听了张扬的话,纷纷王侯退了一步,然后果然不一会儿,那只燃烧的大碗就“砰”地一声想四分五裂。而火苗却依旧随着水和油的流淌而蔓延开来,转眼间边燎原一片,将地上的浅浅的枯草都烧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