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寰宇邀请孙宝琦出任计划指导委员会的委员长的过程非常顺利,一来不用赋闲在家,终日无所事事,这让忙碌惯了的人,总会感觉不自在,现在有事情做,当然求之不得。二来,在他的女婿里,杨寰宇也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但在军中,孙宝琦并没什么根基,想帮女婿也无从帮起。而杨寰宇在请他出山的言辞里,希望他帮忙掌控这一机构的暗示,非常明显,他当然愿意帮忙。三是,两个女儿,话里话外都是杨寰宇太忙了,回到家里也经常是一头扎进书房,忙于公务,没空陪她们,以致他想添个外孙的愿望至今没能实现。
三天后,张昭德带着两个人前来见杨寰宇。他带来的是地质学家翁文灏和李四光,而他推荐的另一位地质学家丁文江则因为去川南云贵一带考察而联系不上。
杨寰宇颇为兴奋地把两位地质学家迎进他的办公室之后,却意外的发现,两位专家面对他的热情,表现出来的是冷淡和隐隐的疏离。负责引荐的张昭德,看到杨寰宇投来的询问的目光,只能回以苦笑。
翁文灏和李四光本来是不愿意来见杨寰宇的。对杨寰宇,翁文灏和李四光可也算是久仰大名了。这倒不是因为杨寰宇的一系列彪炳的战绩,也不是因为杨寰宇年纪轻轻就已经位居上将、担任华夏军委会副委员长和国防军总司令的高位。只是因为他们对杨寰宇的第一印象并不好,甚至可以说很差。所以会有坏印象,是因为杨寰宇当年在北大的那次演讲。
杨寰宇在北大演讲的时候,翁文灏和李四光都是北大的教授。所以,杨寰宇那句:“真理只存在于大炮的射程之内。”的名言,他们在第一时间就听说了。这句话给他们的认识,就是杨寰宇是个狂妄的,只迷信于武力的军阀。只是后来对日,对俄一系列的战事,杨寰宇对外侮的强硬态度,才让这个坏印象稍稍得以扭转。可这一次,对国防军入疆平叛,外界传的纷纷扬扬的大屠杀传言,又让刚刚有点好感的印象,再次变成了坏印象。
最终让他们答应来见杨寰宇的原因,是杨寰宇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质矿产普查,并断言华夏不缺油的大言,这终于勾起他们的兴趣。这个大军阀,凭什么说华夏不缺油呢?而对华夏进行全面的矿产普查,也是他们做为地质学家梦寐以求的。
“司令,翁先生和李先生,致力于华夏地质学人才的培养,倡导科技救国,寄望华夏能自立自强。所以,他们得知司令欲支持进行全国范围的矿产调查,愿意为这个工作的早日开展做些事情。”当着翁文灏和李四光的面,张昭德不好向杨寰宇做什么解释,只能含糊其辞。
“呵呵,科技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还是强军救国,我们虽然选择的道路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华夏的崛起和富强。应该说,我们的理想是共同的么。”杨寰宇一时搞不明白这两人对自己冷淡的原因,但他知道,这些知识分子都爱国,在这一点上肯定能和他们找到共同语言。
“对于将军在收复蒙古和青岛,驱赶日本出东北,我们都是非常钦佩的。可我们有点不明白,新疆那里,叛乱头子已经逃往外国,为什么那里还要军管,以后的华夏其它地方会不会也要军管呢?”翁文灏和李四光对视了一眼,忍不住问起了新疆的事情。只是当着杨寰宇的面,问的相对婉转,没有直接问杨寰宇是不是要军事独裁。
原来问题出在这里,看来他们也受到了大屠杀的流言的影响。杨寰宇恍然而悟,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好办。
“蒙古的苏赫巴托尔和乔巴山这两个人,你们怎么看?”杨寰宇向两位教授提了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该杀。”翁文灏回答道,李四光也赞同的点了点头。